東北角地區有很多奇岩怪石, 是天然的地形學教室,

同時, 這裡也是有化石可尋的, 前陣子在調查時從鼻頭角一直跑到澳底,

就發現了不少的化石呢!

鼻頭角的地層是北部出露最年輕的二鬮層, 相當於是桂竹林層的上段,

大漢溪的桂竹林層向來就產出各種的化石, 這裡當然也不例外:

 


[鼻頭角的盾海膽破片, 由本區的產出記錄, 有可能是鼻頭厚盾海膽]

 


[鼻頭角的另一種盾海膽, 可能是鼻頭星盾海膽的破片]

 


[兩殼俱在的船蛤化石]

 


[岩壁上的太陽?! 這個螺化石頗大, 估計有十公分左右]

 

 

另一個觀察地點澳底一帶, 主要出露地層是木山層及蚊子坑層,

木山層沒什麼化石, 不過蚊子坑層就可以發現一些,

蚊子坑層年代是漸新世, 相當於北部地區的五指山層, 或是乾溝層加大桶山層,

五指山層主要分布在台北到基隆一帶, 岩性是以粗至細粒砂岩為主,

而蚊子坑層則是頁岩為主間夾砂岩的地層, 是與五指山層的主要差別,

不過另一套相當的地層乾溝層及大桶山層岩性也是以頁岩為主, 偶夾砂岩,

與蚊子坑層岩性其實很類似, 兩者只是以屈尺斷層為界,

地質學家以屈尺斷層做為西部麓山帶與雪山山脈帶的分界,

而蚊子坑層屬於西部麓山帶的地層, 乾溝層及大桶山層則是雪山山脈帶的地層,

理論上後者的變質程度會較高, 但是在野外的觀察上其實不太容易區分開來,

尤其這回在蚊子坑層發現的裂星海膽化石, 跟上回我在外澳的乾溝層找到的裂星長的很像很像,

不禁讓人懷疑兩者當初的沉積環境是否應也是差不多? 如果是這樣, 那還有必要分這幾個地層嗎?

嗯...待深入研究....

 


[澳底的蚊子坑層特產, 乾溝明海扇(Amussiopecten kankoensis), 產自蚊子坑層的砂岩中]

 


[蚊子坑層頁岩中的裂星海膽化石, 這外觀似曾相識]

 


[風化掉的裂星海膽]

 


[另一枚裂星]

 

 

[蚊子坑層的裂星海膽化石, 已呈黃鐵礦化的質地]

 

 

 

 

 


[左邊是外澳乾溝層產出的, 右邊是澳底蚊子坑層產出的, 看起來是不是很像?]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東北角 化石
    全站熱搜

    platfo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