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展示室裡, 其實最吸引人目光的應該是這隻異特龍, 不過它並不是日本產的,

而且年代也不太對, 這隻是侏儸紀的恐龍, 而三笠的地層是從白堊紀才開始,

所以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挖到的..

 


[大頭特寫]

 

 

 

雖然博物館的主題是菊石為主, 但是也是有教育目的的櫃位,

像這幾櫃就是介紹化石的歷史及世界各地的特色化石.


 

 

蝦夷層群的年代是白堊紀, 白堊紀時期的大型脊椎動物最主要當然就是恐龍了,

在北海道曾發現的種類有:鎧龍, 翼龍, 滄龍, 蛇頸龍, 以及天然念物"蝦夷三笠'龍"

其實這個蝦夷三笠龍也是屬於滄龍類, 不過因為是日本發現的新種, 所以當地十分引以為傲!

 




[鎧龍的頭骨化石]

 




[翼龍的部份肢骨化石, 下方是復原模型]

 

 


[蝦夷三笠龍化石, 只有頭骨的一部份]

 



[滄龍化石, 不過這隻產地是美國]

 

[滄龍的介紹及發現的化石, 旁邊還有小隻復原模型]

 

 

 


[首長龍, 就是蛇頸龍囉, 在館外有大隻的復原模型]

 

 

 

介紹完本地特色化石, 再來就是一些地層中可發現的其他種類化石,

首先是菊石的近親鸚鵡螺類:


 

北海道的鸚鵡螺是產自白堊紀的地層, 跟台灣新生代地層的看起來有別.


 

軟體動物其他種類的化石, 還有其他頭足類, 螺類. 二枚貝類等..

 

鮫(鯊魚)齒的化石, 這在台灣就算是較常發現的, 不過這裡展出的仍是以白堊紀地層產出的為主.


[比較屬於板狀的鮫齒化石]

 


[紋路很特別的鯊魚脊椎骨]

 

節肢動物門的甲殼類, 不外乎蝦跟螃蟹等, 但是....



[這個龍蝦的化石也太迷人了吧, 保存的超好的]

 


[螃蟹倒是跟台灣的很像, 都是以結核中發現的居多]

 

棘皮動物, 既然有中生代的地層, 那就當然少不了海百合了!

 

[心形海膽, 產自中新世地層]

 

[白堊紀的海星化石, 不意外只有外模]

 


[陽燧足]

 


[海白合化石, 解說上有看到之前看過的神奇星星形, 原來是莖的斷片]

 

植物的化石也很精彩, 有種子與葉子等..





[戶外展示區還有一塊大型的矽化木化石哦!]

 

 

 

參訪的期間, 特展室在展出"三笠一億年的歷史"特展, 講述三笠地區從一億年前至今的故事,

早年當然是以化石為主題, 到了近代, 則是以煤礦的開發為主, 其中還有一些史前文明的介紹.

煤礦的開發算是三笠地區發展的開端, 也因為開礦的結束造成三笠沒落,

如今三笠市是北海道人口倒數第二少的市, 全市人口不過一萬出頭而已.



[以前的礦區平面圖]

 


[展示著巨大的煤塊]

 

其他的幾個展示室分別介紹三笠出身的人, 三笠開拓史, 炭礦資料展示, 及森林資料展示等,

由於時間有限, 這部份就僅大略的走馬看花, 就用一些照片來帶過囉!

 


[以前探礦用的電池式電力機關車, 跟我們的新平溪煤礦有幾分神似]

 




[以前開礦使用的一些器具]

 



[史前文明遺留的一些古文物]

 

 

以三笠命名的除了那個三笠龍外, 還有這個三笠石, 它是在挖煤礦時發現的,

1992年由三笠博物館館長發現後, 經鑑定確認為一新礦物, 在1994年被命名為三笠石.

主要成份是含鐵的硫酸鹽, 與鐵礬有點類似, 由於容易潮解所以不太穩定, 所以要保存在密封容器中.


 

走到戶外, 其實還有一條野外博物館的見學步道, 是利用過去森林鐵道的路跡修建的,

所以沿線十分的平緩好走, 可以看到一些地層構造, 有煤層, 斷層, 及化石觀察等,

步道全長約1.2公里, 但是因為我時間不夠了, 就沒有去走了, 實在有些可惜呢!

 


[野外博物館平面圖]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三笠 化石
    全站熱搜

    platfo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